情同手足的戰友情誼
  ——新疆軍區天文點邊防連弘揚官兵一致優良傳統紀實
  □ 張應翔 許必成 毛德海
  ??? 駐守喀喇昆侖的新疆軍區某邊防團天文點邊防連,連隊駐地海拔5171米,氧氣含量不足平原地區的45%,紫外線強度為平原地區的4倍,官兵常年見不到綠色,天天與風雪相伴,是“生命禁區”里的“禁區”。
  連隊組建54年來,一代代官兵弘揚官兵一致優良傳統,真情關愛,悉心呵護,在雪山之巔締結了情同手足的戰友情誼,圓滿完成了邊防巡邏和戰備執勤任務,先後2次被蘭州軍區、新疆軍區表彰為邊防執勤先進單位,11次被樹為基層建設先進(標兵)單位,榮立集體一等功兩次、二等功4次、三等功3次。
  “小伙子,你到家了”一句暖心話,讓天文點的兵銘記24載
  24年前,新兵於柱年一踏進天文點邊防連,幹部就端上來一碗熱騰騰的麵條,對他說:“小伙子,你到家了!”這句溫暖的話,讓於柱年至今銘記。
  如今,已成為皮山縣人武部部長的於柱年,時刻想念著天文點。和於柱年一樣,曾在天文點戰鬥生活過的官兵們都說:“進一次天文點的門,便愛上一輩子。”
  不久前,天文點邊防連召開弘揚官兵一致優良傳統座談會。十多名老兵再回老連隊,共敘戰友情。當過5年連長的張祥林,當夜12點趕到團里。儘管招待所為他安排了房間,但他還是摸黑到連隊,執意“回家跟弟兄們一起住”。
  為了不影響戰士休息,連隊給張祥林騰出一間房。李承誠、譚興剛、徐遠兵等幾名老士官,迅速趕到張祥林的房間,拉著他的手,不停地問這問那。
  這是何等的手足之情?用張祥林的話說,在天文點這個地方,缺少的是氧氣,相伴的是荒涼,但富足的卻是戰友真情。
  2012年6月連隊換防後,不少新戰士高原反應強烈。初上高原,第一關是與“高反”作鬥爭。輕則頭疼噁心、渾身乏力,重則引發高原肺水腫、腦水腫。為此,連隊總結出“穩住頭10天,守好一個月”的“秘訣”,從點滴之處關愛戰士。
  新兵周良闊上山後,噁心得總想嘔吐,班長丁佳輝“強迫”他吃飯。那幾天,他成天跟在小周屁股後面。小周端起飯碗聞了聞,皺皺眉頭又放下。看著幾天米水未進的周良闊,丁佳輝急了,他說:“不吃東西,身體只會越來越虛弱,抵抗力更會下降。高原反應這關都過不了,拿什麼守防?”
  周良闊說:“班長,我實在吃不下。”“不行!必須吃,吐了也要吃,這是命令!”丁佳輝嚴厲地說。就這樣,周良闊吃了吐,吐了吃。後來,吐得越來越少,吃得越來越多。
  在天文點,有些愛看似嚴厲,卻飽含真情。幹部的良苦用心,戰士們逐漸理解了。多年來,連隊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:工作再忙,每個月為戰士過一次集體生日;對於高原反應嚴重的新戰士,一名幹部盯住一個人,24小時不離身;新戰士第一周不安排站崗巡邏,上衛生間必須有人陪伴;幹部每天強制性讓新戰士吸氧、服用抗缺氧藥物,提高機體抵抗力。
  除了新戰士,連隊對所有同志要求嚴厲。高原氣溫低,哪怕是夏季,早晚溫差較大。早操前,連隊檢查著裝,沒有穿絨衣、棉衣的,責令回宿舍穿上再集合。山上缺氧,地下菜窖氧氣更少,連隊規定,進菜窖必須兩人同行,以便互相照應;風雪中巡邏休息時,要求大家再困再累都不准睡覺。
  戰士們說,在天文點這個極地哨所,每一條規定、每一次批評、每一聲喊叫,都滿含關愛和真情。  (原標題:新疆軍區天文點邊防連弘揚官兵一致優良傳統紀實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c01bcyf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